“两弹一星”是我国国防科技的标志,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保障。所有的参研人员此前都是绝密,直至随着八十年代起逐步解密,才慢慢揭开神秘面纱,99年颁发二十三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这些科技元勋为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两弹一星”的研发始于原子弹,先说下当年的时代背景。时临二战尾声,美国正与日本在冲绳激战,因日军拼死抵抗,美军损失惨重,战斗伤亡以十万计,为促使日本早日投降,美国先后于广岛、长崎投下代号为“小男孩”“胖子”的两颗原子弹,巨大的杀伤效果举世震惊,原子弹顿时成为各强国争先研发的最新式武器,前苏1949年研制成功,继美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到了50年爆发朝鲜战争,两大阵营在朝鲜半岛战局胶着而惨烈,面对巨大的损失,美国急了,威胁要对我国进行核打击,这是赤裸裸的核讹诈。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也是居里夫人的女婿,托人带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先要拥有原子弹。”
随着国际形势的严峻变化,毛泽东同志对于原子弹的问题,由战略上蔑视逐渐转而战术上重视,“为了防御,我们也要搞原子弹,即使防御,也要积极的防御。”1958年,毛主席表了态,最后下了决心:“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中央委托二机部着手原子弹的研发工作,聂荣臻元帅支持全局。由于赫鲁晓夫时期,前苏与我国关系逐步恶化,原先答应的技术援助全部取消,我们只能完全自主研发,当时国家的科技水平、工业基础都很薄弱,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研发人员是从全国抽调的最优秀的科技人员,物资支持也是优先供应,可以说为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国之神剑,是倾尽举国之力。
所有的项目人员严格保密,去哪里就连最亲密的人也不能透露,高层也不例外,有次项目人员向周总理汇报工作,邓颖超立即回避。研发期正值经济困难,粮食极度缺乏,多人由于营养不良全身水肿,按下去就是一个坑。没有技术,物资缺乏,研发环境是极端艰苦的,物质上的困难挡不住报效祖国的昂扬斗志,在研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同步聚焦”等一个个难关被突破,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终于等到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壮丽的蘑菇云升起在罗布泊的戈壁上,国之神剑对全世界发出了最强音,和美国的“小男孩”“胖子”一样,我们的原子弹也有一个名字——老邱。记住这个名字,记住那些为国家安全卓越奉献的元勋们。
两弹一星美国毛泽东神剑原子弹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