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十大实盘配资公司_股票配资平台_正规炒股平台app
十大实盘配资公司
股票配资平台
正规炒股平台app
股票杠杆app ESG解读|软通动力被中国移动通报供应商负面行为,国内外机构ESG评级差异明显
发布日期:2025-02-22 15:55    点击次数:90

封面来源:软通动力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股票杠杆app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是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3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3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评价】

——本文为“软通动力”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王晓潇

据软通动力官网介绍,其主营业务为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运营服务,客户覆盖通讯设备、互联网服务、金融、高科技与制造等多个行业。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IT服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软通动力2023年在中国IT服务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同时,公司目前是华为最大的软件外包供应商。

展开剩余85%

业绩快报显示,经初步测算,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在1.3亿元-1.9亿元之间,同比下降64.41%-75.65%;扣非净利润在5000万元-750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83.76%-89.17%。对于业绩变动,公司解释为并购带来的利息支出、销售费用增加以及计提资产减值等。

咪咕通报供应商软通动力存在负面行为

近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供应商负面行为公告栏显示,中国移动旗下咪咕公司发布一则关于软通动力负面行为处理结果通报。这是软通动力近年来第三次在该栏上榜。

图: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

咪咕与软通动力合作较为频繁。2024年以来,软通动力相继中标咪咕采购的技术能力评测、通用类开发以及阅读产品鸿蒙系统改造数项业务。而据可供查询的招投标信息显示,近3年,软通动力曾参与咪咕总部、旗下咪咕数媒、文化等子公司的彩铃集中化平台改造、咪咕文学网建设以及视频用户运营营销等领域技术服务和内容运营工作,累计承接项目超过15个。

不过股票杠杆app,官网并未透露此次负面行为通报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和细节,仅表明软通动力在与咪咕公司的业务合作中存在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

软通动力在合规方面遇到的问题,并非仅存在于与咪咕的合作中。在其他上市公司发布的不良行为通报里,也出现过软通动力的身影。

2024年11月,手握输变电设备、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三家上市公司的特变电工发布三季度供应商不良行为考核。通报内容显示,软通动力在参与特变电工子公司软件服务外包项目招标竞价活动时,与另一供应商西安某公司出现IP地址一致,被视为“串通投标、围标,干扰正常采购招投标秩序”。特变电工根据公司内部供应商不良行为考核管理制度,将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全集团范围内淘汰。

竞标是软通动力重要的获客来源。据公司2022年创业板IPO时披露的资料,公司的服务对象包括华为、阿里、中国银行等20余家来自通信、互联网、金融以及制造业等行业的头部企业,这些合作均是通过竞标达成。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对华为等五家巨头的销售额,占到软通动力营收的五成以上。而2024年以来,软通动力为开拓业务参与的各类招投标也超过700次。

对竞标的依赖以及高比例的头部企业合作占比,在参与竞标等业务竞争时,合规表现对软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23年的ESG报告中,“开展合规管理”“反腐败与反舞弊”入选公司实质性议题重要性第一梯队,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

图:软通动力2023年ESG实质性议题矩阵

软通动力在其ESG报告中介绍了在合规与风险管理方面采取的多项举措。例如,开展覆盖主要业务和关键风险点的例行审计与专项审计,并引入一系列先进的风险识别机制和闭环管理预案,以降低潜在风险对业务的不利影响。

不过,公司财报中风险识别部分显示,软通动力目前主要关注客户集中风险、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风险等,合规风险并未成为公司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外,对于商业道德风险,软通动力主要报告了自身应对内部腐败的措施以及针对供应商的廉洁管理,而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披露仍然缺位。

国内外ESG评级分化明显

ESG表现外部评价方面,软通动力在国内外不同的机构评级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国内评级方面,以Wind ESG评级为例,软通动力最新综合评级显示为AA,排在信息技术服务大类的第一位。

图:软通动力Wind ESG评级

国际上,以MSCI(明晟)为例,MSCI ESG对软通动力ESG表现仅给出BB级评价。虽然相较前一年的B等级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处于全球软件服务行业400余家公司中的后20%分位。

图:软通动力MSCI ESG评级

MSCI认为,在软件服务行业的关键议题中,软通动力在“企业行为”“碳排放”等议题上表现落后于同行,在“人力资本”“清洁机遇”等议题上表现为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公司并未有议题表现领先于行业。

图:软通动力在MSCI关键议题的表现

对于人力资本议题,公司在ESG报告中给出了两个关键数据,一是员工主动流失率为13.81%,二是员工满意度68.1%。其中,流失率指标优于同行业公司。

至于员工实际流动情况,公司在报告中介绍吸纳就业时,曾提到2023年新增员工人数达到3.79万人,而这一数字实际上占到当年底员工数量的44%以上。

净零排放进程方面,软通动力已经承诺在运营层面,到2028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204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

具体到碳排放数据,据软通动力自身统计,2023年公司运营碳排放(范围1,2)为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于价值链排放(范围3),软通动力统计到的排放量为3428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近160%。但公司未说明统计是否涵盖所有来源,也并未明确此项数据具体对应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范围三15大类中的哪些类别。此外,公司没有解释2023年范围3碳排放急剧上升的原因。

横向对比同业每百万营收碳排放强度,2023年,中软国际运营碳排放总量达到92万吨,强度为136.72吨/每百万元;软通动力运营碳排放强度则仅有1.17吨/每百万元;目前,东软国际暂未公布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两家企业已公开数据的企业碳排放相差悬殊,在一定程度上或由业务结构差异等因素导致。软通动力以软件服务、数字解决方案为主,自身物理设施较少,公司还逐步在办公区部署分布式光伏等,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

不过,软通动力和中软都没有介绍其自身开展温室气体核算时具体的核算边界,也未提供独立第三方对于碳排放数据的鉴证。

发布于:北京市